奇觀壯景美麗紅河,生物多樣化的紅河,紅河人文,紅河策劃公司,紅河晚會策劃,紅河租車服務,紅河酒店預訂,紅河舞臺租賃,紅河拓展培訓,紅河旅游線路預訂
“彌勒——彌勒”,與佛同名,光是念起來,幾分豁達之氣便已涌上心頭。有一聯,一直讓我印象深刻,“大肚能容,容天下之難容之事;開口便笑,笑世間之可笑之人”!彌勒自古被譽為滇南福地,以包容的多元文化和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遠近聞名。沿著彌勒的文化源頭,尋根溯源,揭開千年的歷史面紗,讓人內心澎湃而充滿期待。
若把彌勒的歷史文化比作一本書,彌勒市博物館便是這書的索引。行到博物館門口,巨石上赫然鐫刻著余秋雨先生親筆所提的幾個大字——“彌勒市博物館”?!吧讲辉诟?,有仙則名”,幾字即成了博物館的點睛之筆,彌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呼之欲出,引人駐足。
彌勒市博物館建筑面積約13240㎡,設置了序廳、家園、鄉情三個部分。移步換景越過序廳,布置以“火”和“阿細文化”為底色,讓人油然生出一種熱情。說話間,我們來到第一個展廳——“家園,彌勒歷史文化陳列”,彌勒的歷史文化進程如卷軸徐徐展開,別出心裁設計了遠古生命、文明曙光、彌勒部落、市馬古道、明清盛景、百業榮興、紅色記憶、志士先賢八個方面,恢弘流瀉的畫面,跌宕著歷史的永恒和時間的無涯。
走完了彌勒的文化命脈后,阿細的故事,讓人回味無窮、反復咀嚼。索性來到了阿細文化最具代表的古村落——可邑小鎮,也是“阿細跳月”與創世史詩《阿細先基》盛行的地方。
可邑,意為“吉祥如意”。淳樸的彝族阿細人熱情好客,彈大三弦、唱起祝酒歌的民族禮遇竟有些讓人期許。行于云遮霧繞的密枝仙境,相思樹、蟒蛇路、神藥崖、相思橋等,一步一風景,一景一陶然。這里是彝族村寨舉行祭祀活動的神圣之地,日邁月征,一代又一代彝族阿細人用古樸的的信念守著這方凈土。到了烽火臺,古老的遺跡沒有在歷史中斑駁,如根據狼煙、青煙之辨,來攻敵或是宴客,多少有些浪漫色彩。
來彌勒,少不了“問佛”。料想佛門凈地,必是被世間至柔至凈之水,洗卻了塵與埃,福澤盈臨,為眾生帶去了寧靜與祥和。
皆說“天下名山僧占多”,而錦屏山是佛、法、僧三寶圣地。沿1999級臺階拾級而上,但見高19.99米的彌勒大佛坐立山巔,笑佑眾生。你也會忍不住將世間三千煩惱拋之腦后,“哈哈哈哈哈哈——”,開懷一笑,笑納萬物。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這時,你會懂得,佛在心。
大智院由北玉閣、思維殿、迦葉殿、大智殿和觀音殿組成,院中還建有禪休酒店,設有講經堂等。逐一巡游,你會發現,北玉閣供放著玉皇大帝、送子觀音和千手觀音,思維殿供奉了彌勒思維像、老子、孔子,儒釋道三教合一,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恢宏大度。
2012年,全國第一家秋雨書院在北京落成,讓品牌文化、品質文化惠及更多好學之人。2020年12月,一家秋雨書院開在了滇南福地——彌勒,這讓很多余秋雨先生的忠實讀者,在中國文化命脈孜孜不倦探索的專家、學者、教育工作者們高興壞了,這可是滇滬交流的新橋梁啊。對余秋雨先生,更是“高山仰止”。他曾歷時多年實地考察了世界古文明的起源,以國際化視野來審視中國傳統文化。他的秋雨書院,更像是文化人共有的精神家園。
如果說,書院茶室里,書香與茶香的碰撞,山川翰墨,普洱茶韻,展示東方的美學,那么,旁邊配套的咖啡館,與普洱茶平分秋色的云南咖啡,苦澀中深沉雋永,散發著的便是西方的情調了。品茶、品咖,都是高雅的生活方式,貴在于阻隔了外界的喧鬧,為心靈辟出一方簡約寧靜,讓小小的書院連通于萬里山川,心隨茶葉一同沉淀,伴著咖啡氤氳升華,寧靜自得。